西安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28 16:23

3月26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自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去年成绩单

八个方面工作亮点多

生产总值达到12010.76亿元 比上年增长5.2%

66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40.6亿元

达到年度计划的107.59%

240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

促成引进秦创原新能源智能汽车

试制实验平台等11个新能源项目

孵化以氢能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13家

全年新增4A级以上物流企业27家

规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6%

全面启动北跨发展

谋划287个北跨重点项目

发布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谋划关中平原城市群重点项目140个

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5351列 增长15.3%

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311公里

电网新增供电能力200万千瓦

协调签订天然气供应合同40.2亿立方米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72万人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增长5.7%和8.4%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5万家

同比增长均超过20%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800亿元

居副省级城市第1

推动新建或重组

全国重点实验室22家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成投运

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功入选国家

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全社会研发投入601.08亿元 企业研发投入达294.5亿元 占比49.0%,创历史新高

累计建成市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5个

创新联合体49个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组织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129场

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709项

同比增长23%

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26人次

支柱产业产值达到7409亿元

新兴产业营收突破1300亿元

生产性服务业营收接近4500亿元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

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

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排第2

聚力“八个新突破” 今年这么干

继续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

组织350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1.71万亿元

3月26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聚力‘八个新突破’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市以“稳总量、调结构、补短板、增效益、防风险”为总基调,从2024年西安市投资项目计划中,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两新一重”、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组织350个重大项目,列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总投资1.7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37.75亿元。

在项目安排上,将突出产业项目,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253个产业项目中,含制造业项目162个,年度计划投资441.7亿元,占产业项目计划投资的56.8%。突出基础设施,安排交通、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项目55个,占比16.57%,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年度计划投资573.95亿元,占比24.55%,较2023年提高5.24个百分点。突出民生保障,将2024年全市“保回迁”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助力构建规范有序的土地征收拆迁安置和城市更新开发建设新秩序,全力推动项目快建成、早交付。

在具体措施方面,充分发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专班作用,建立开工、手续、入库、进度等工作台账。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形成“线上+线下”项目统筹协调调度,合力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多方联动、狠抓落实,高标准保障项目。开展要素保障“伴随式”服务,推动重大项目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全覆盖。持续抓好项目接续,聚焦核心功能定位谋划区域特色项目,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聚焦重大战略政策补齐短板弱项,量质并进抓好项目招引签约。严格履行审查程序,确保落地重点建设项目真实、合规、可行,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精准部署

市发改委:围绕“八个新突破”部署各项工作

紧抓八方面工作 持续激发经济活力

3月26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市发改委将紧紧围绕“八个新突破”部署各项工作、配置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全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抓经济增长稳进提质,巩固和增强回升向好态势。增强运行调度的精准性、政策工具的靶向性、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健全以统计数据为基准的运行监测体系,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和经济风险监测预警,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抓战略规划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高站位推动“八个新突破”取得实效,高起点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高标准启动“十五五”发展规划谋划,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十五五”总盘子。

抓项目投资优化增效,夯实筑牢经济运行压舱石。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抓好350个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库的大项目建设,盯紧抓实西咸新区隆基绿能年产50GW单晶硅片产业园等76个重点新开工项目落地建设。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抓产业发展升级突破,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招引落地2—3家燃料电池系统制造企业,培育引入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制氢储氢装备等相关企业5—10家。聚焦“双中心”建设,加快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度。

抓区域协同有机融合,打造联动发展高效经济体。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推动西咸新区有机衔接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深化西渭、西商融合发展,西康、西汉协同发展,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2023—2024年国家授权三项改革任务先行先试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统筹推进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我市成果清单任务落细落实。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5500列以上。力争新开恢复国际客运航线6条,新开货运航线3条。

抓城市韧性强化提升,推动综合能级跃上新高度。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年内开通运营地铁8号线、10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南段、5号线一期东段。加快推进西延、西十、西康、高铁东站工程建设。全年建成变电站20座,全市电网新增供电能力200万千瓦。完成1—2个“光伏+”模式试点项目建设,推进1个集中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抓民生改善增进福祉,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惠民共享。持续完善援企、稳岗、扩就业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按期完成30个试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全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五个方面发力 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3月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锚定 “双中心”成形起势这个首要任务,全面增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全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努力把比较优势变为领先态势,重点从五个方面攻坚发力,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双中心”实质性推进上攻坚发力。完善管理架构,建立重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双中心”建设。发挥城发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在“双中心”建设中的市场主体和示范作用,搭建平台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上攻坚发力。加快推进“5+2”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陕西实验室建设,支持新建和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大科创平台,探索“沿途下蛋”机制,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尖端产品。

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上攻坚发力。推行“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改革试点任务,加快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6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达到5000亿元。

在推动硬科技产业化发展上攻坚发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新增200家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新建5个开放共享、功能完备的中试平台(基地),实施20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围绕新材料、光子等领域,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创新集聚区。

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上攻坚发力。探索 “校招共用”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优化海外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引进培育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300名。支持科技金融专营服务机构建设,打造“股债贷保”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秦创原协同创新基地,推进西安都市圈创新一体化发展。高标准举办2024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 。

产业强市

市工信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六个“优化”升级 实现六个“突破”

3月26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市工信局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基本构建了“六大支柱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六大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市工信局将按照“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优化升级上实现新突破”的部署要求,通过六个“优化”进行升级,实现六个“突破”。

优化产业倍增根基

全年力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依靠硬科技支撑、战略合作,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快速做大做强。通过模式创新、要素保障,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光子、增材制造、卫星应用等五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实力。依托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助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提升规模。全年力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新兴产业营收突破15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4800亿元。

优化创新能力建设

在推动成果转化上实现突破

加快建设企业创新转化平台。鼓励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创建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指导中小企业建立设计研发部门或提升研发水平。加快建设链群创新转化平台。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组建“企业+链盟”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产学研创新转化平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会同大型企业组成“研转产”联合体,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秦创原、科技大市场等作用,畅通各类企业成果转化渠道。

优化项目引建机制

在积蓄发展后劲上实现突破

做好项目引建的政策要素保障,按照去年出台的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确保项目快速实施。精准招引项目,对“19+6+N”重点产业链,按照招引图谱加快对弱链、断链、短链的招引。鼓励企业扩能投资。对规上企业逐一摸排,对市场好、产能不足的企业,通过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促进企业扩能改造。加快投资落地见效。

优化企业培育体系

在提升数量质量上实现突破

在“小升规”方面,分层级、分档次建立A(1500—2000万)、B(1000—1500万)、C(新建企业)、D(改制企业)培育库,制定“一企一方案”,采取政策、市场、融资、技术等措施助力企业快升规。在“规长大”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支持快速壮大。在“大上市”方面,建立重点拟上市企业培育库,通过上市诊断、精准服务、政策支持等方式,助力早挂牌早上市。在“市做强”方面,针对铂力特、西部超导等一批上市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集群打造、园区支持、要素保障等推动快速做大做强。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在拓展承载能力上实现突破

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立足17个省级工业园区、围绕44个产业片区,坚持“一园区至少一产业集群”“一片区至少一关键部件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加快布局调整。对新招引企业按定位进行布局,对园区原有企业新、扩建项目按定位予以调整。建好公共服务平台。按园区定位提供“技术+金融+政务”直达式、多方位服务。推动市场化运转。鼓励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园区。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在完善配套环境上实现突破

优化提升智能助企服务平台,完善高效解决问题机制。对规上工业企业实行“一企一联系人”“一企一措施”专项包抓,按照“1234”助企解决问题机制,及时解决企业问题。提升公平、高效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西安先进制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经营、技术等方面人才和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版稿件由记者 关颖采写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