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发挥科研、人才、教育优势,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11:09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内,教授徐涵秋正指导学员利用团队研发的卫星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研究水土治理。通过这项技术,能够精准发现每一片树林的林下水土流失状况,用来研究城市热岛效应,为决策部门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这是福州大学厚植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一个缩影。

几十年来,该学院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己任,立足八闽大地开展“美丽行动”,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福建道路上,亮点频频。

长汀曾是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因地处严重水土流失区,长期红壤裸露,被称为“火焰山”,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试点。该学院申报了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估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并与省水利厅水土保持监测部门长期合作。通过对长汀县水土流失开展了长期监测,该学院开发了一系列相关技术,解决了林下水土流失难以监测的难题。

聚焦环保技术应用,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为区县“两山”基地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学院教授团队在安溪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全程参与方案编制,致力于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探索“环境增值+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

围绕环保领域的MBR+NF浓缩液处理难题,该学院教授团队提出MBR+NF浓缩液全量处理利用工艺,该工艺对比原有方法经济性更高,且没有盐泥和臭气二次污染,还能从浓缩液中分离提取腐植酸用作水溶性肥料的原料,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并且能够降低膜处理系统的污染风险。目前该工艺已实现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学院还坚持大思政体系与体美劳并举,号召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以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绿水青山、生态文明为主线的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逐渐形成学院重视支持,专业教师指导,地方基地联动,青年广泛参与的多位一体实践平台。福州大学“河小禹”生态文明实践队连续六年前往龙岩市武平县,开展水质检测、护河行动、生态文明宣传等实践活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员投身实践一线,扎根乡野,走向社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知识和热情为福建生态保护事业注入科研力量。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海榕表示,学院将持续发挥科研、人才、教育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刘朝晖)


(责编:吴舟、刘卿)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